亓立刚


发布者:张诗睿    发布时间:2025-04-09    浏览次数:10

个人简历

姓名

亓立刚

性别

民族

籍贯

山东莱芜

出生年月

19755

参加工作时间

19997

何时何校毕业

2016

吉林大学

学位

硕士

专业技术职称

教授级

高级工程师

职务

总工程师

从事专业

科技质量管理

身份证号码

510212197505190371

工作单位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手机号码

13920350195

邮箱

qilg@cscec.com

传真

021-61691999

教育经历:

1995.09-1999.07 学士  重庆建筑大学  工民建专业

2013.09-2016.12 硕士  吉林大学      工程管理

工作经历:

1999.07-2018.01 中建八局华北公司 历任技术员、项目总工、项目经理、技术质量部经理、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等职务;

2018.01-2020.04 中建八局 科技部总经理;

2020.01-至今     中建八局 总工程师。

获奖情况:

2017.12以项目负责人(第一完成人)身份完成“新一代运载火箭力学试验与发射测试厂房建造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5.12以子项负责人(第二完成人)身份完成“于家堡金融起步区Ⅰ期超大规模深基坑设计和施工技术研究”获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

2016.04以项目负责人(第一完成人)身份完成“富水软土地区地下交通枢纽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获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

2016.11以项目负责人(第一完成人)身份完成“巨型钢框架多核心筒结构体系施工技术”获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

2017.11以子项负责人(第二完成人)身份完成“地上工程完成后逆作地下工程施工技术”获中施企协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

2017.11以子项负责人(第二完成人)身份完成“基于溜管快速浇筑的深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获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

2014.10以子项负责人(第二完成人)身份完成“重型群组工位埋件高精度施工技术”获中施企协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

2015.10以第四完成人身份完成“软土地基条件下地铁站逆作施工技术”获中施企协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

2017.11以第四完成人身份完成“复杂工况条件下超高层深基坑关键施工技术”获中施企协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

2018.12以第四完成人身份完成“沿海寒冷地区超高层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获省部级科技奖三等奖

2019.01以第五完成人身份完成“高适应性整体顶升平台及模架体系研究与应用”获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

发明专利:

用于超高层建筑的顶升平台箱梁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第一完成人

高层建筑顶升平台下墙体爬升保温系统及其施工方法-第一完成人

地下室逆作法土方开挖方法-第一完成人

一种屋盖高支模体系-第一完成人

超高精度工位埋件预埋定位胎具及方法-第一完成人

超高层建筑垃圾回收系统-第一完成人

盖挖法顶板施工方法-第二完成人

一种曲面屋面网架安装方法-第二完成人

一种钢管柱环梁梁柱节点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第二完成人

地下格构柱安装施工方法-第二完成人

多层大跨度钢桁架安装施工方法-第二完成人

一种大型动臂塔吊C型框安装上拉下撑杆件托梁装置-第二完成人

铝板幕墙和玻璃栏板的安装结构及方法-第二完成人

一种室内非标吊车安装方法-第二完成人

承压水层水位复合监测井的施工方法-第三完成人

室内超高组装式钢结构支撑体系的拆除工具及方法-第三完成人

一种盖挖逆作下后起钢管柱的分节定位安装方法-第三完成人

一种盖挖逆作竖向结构混凝土墙、柱施工方法-第三完成人

钢板剪力墙安装施工方法-第三完成人

直连排水管地漏及其安装方法-第三完成人

深基坑的逆顺结合施工方法-第三完成人

气承膜建筑混凝土锚栓预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第三完成人

用于顶模平台的可滑动串筒及其施工方法-第三完成人

深基坑环形支护体系中的降水井保护平台-第三完成人

一种临时地连墙拆除施工方法-第三完成人

巨型型钢混凝土组合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第三完成人


论文著作:

《既有建筑结构加固改造技术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斜钢管柱内自密实混凝土顶升施工技术》,施工技术

《艺术殿堂 匠心营造 大型剧院工程综合施工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援柬埔寨体育场项目中的清水混凝土看台板预制技术研究》,建筑施工

《北京新机场双层呼吸式玻璃幕墙施工技术》,建筑施工

《深基坑施工技术》,天津大学出版社

《基于三参数威布尔分布模型的铸钢及对接焊缝腐蚀疲劳寿命评估方法》,202142(2)213-220

《与围护结构同期施工的软土地区大面积群桩管桩施工技术》,201941(4)573-575

《北京新机场双层呼吸式玻璃幕墙施工技术》,建筑施工,201941(3)430-433

《柬埔寨体育场项目中的清水混凝土看台板预制技术研究》,建筑施工,201941(2)240-241

《滑雪隧道制冷地面的施工方法》,天津建设科技,201828(6)15-17

《双向倾斜空间变曲面吊塔的扣件式满堂脚手架架体设计》,建筑施工,201840(9)1559-1561

55m高索肋组合点式玻璃幕墙施工技术》,施工技术,201746(18)50-52

《远程智能监控系统在大型公建项目的应用与研究》,天津建设科技,201727(2)32-33

《可周转式大型框架柱支固构件的应用分析》,建筑施工,201739(4)528-529

《大跨度巨型组合钢桁架整体提升施工技术》,天津建设科技,201727(1)8-11

《基于BIM的超高层建筑垃圾减量化探索》,施工技术,201645(S1)796-798

BIM技术在复杂屋盖体系中的应用》,天津建设科技,201626(3)4-5

《顶模平台环境下超高层核心筒混凝土施工技术》,施工技术,201645(12)75-78

《深基坑混凝土内支撑拆除关键技术》,建筑施工,201638(4)409-411

《超大超深基坑新型支撑栈桥体系设计与应用》,施工技术,201544(13)

《大面积直立锁边金属屋面抗风防水关键施工技术》,天津建设科技,201525(3)6-9

《楼板浇筑过程中脚手架支撑系统施工监测及数值分析》,施工技术,201544(7)22-24

《巨型钢框架多核心筒结构体系中钢板剪力墙的安装》,建筑施工,201537(3)333-335

《盖挖逆作法基坑施工监测及数值模拟分析》,天津建设科技,201424(6)4-6

《基于降水井原理的地下连续墙渗漏检测方法》,天津建设科技,201424(5)12-15

《钢结构体系中钢板剪力墙变形监测控制技术研究》,施工技术,201443(20)26-28

89m高重型混凝土屋盖高支模系统设计与应用》,施工技术,201443(16)66-69

《巨型钢框架多核心筒结构体系中多层巨型钢桁架安装施工技术》,第五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2014

《富水软土地区深基坑突遇渗流的分析与处置》,天津建设科技,201424(3)16-18

《斜钢管柱内自密实混凝土顶升技术》,施工技术,201342(11)39-40

C80钢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高抛法施工技术研究》,施工技术,201241(16)82-84

《天津西青道隧道紧贴上跨地铁运营线箱体施工技术》,施工技术,201241(7)76-80

《钢管混凝土柱柱脚插入+外包组合施工技术》,天津建设科技,201020(6)18-19

《钢丝绳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改造工程中的应用》,施工技术,200938(11)74-76

《中国国家博物馆加固改造工程保护性拆除施工》,施工技术,200938(2)55-57

其他:

作为科研骨干参与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2BAJ01B03)中国建筑工程传统施工技术绿色化与现场减排技术研究及示范的子课题-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科研任务;承担了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立项的于家堡金融区起步区Ⅰ期超大规模深基坑设计和施工技术研究(编号2009-18-3)课题任务及巨型钢框架多核心筒结构体系施工技术研究(编号2012-7)的课题任务;负责了国家财政部立项课题《新一代运载火箭结构力学试验厂房与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关键施工技术》的课题的研究,目前正在担任中建股份《援柬埔寨体育场关键施工技术研究》课题负责人。除自已开展课题研究外还负责中建八局每年60多项课题管理任务,推进各项课题保质保量按计划进行,通过课题研发攻克解决了重大工程难题,为企业储备了先进技术,培养了人才。

在特殊结构方面,依托新一代运载火箭试验和综合测试厂房工程开展特殊结构研究,首次提出百米高空混凝土重型屋盖超高模架支撑结构体系设计方法,研发出建筑工程大面积群组埋件亚毫米级高精度预埋技术、火箭试验及垂直总装测试专用关键设施安装技术等,创新性的完成了建设任务,为2016年长征7/长征5号运载火箭的成功首飞提供了可靠保障,研发形成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力学试验与发射测试厂房建造关键技术”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推动了我国航空航天建设领域的发展。

在深基坑领域,作为于家堡金融起步区Ⅰ期超大规模深基坑设计和施工技术研究课题主要负责人带领课题组解决了处于天津滨海典型软土地区、当时亚洲单层面积(12万㎡)最大的房建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技术难题,采用单道水平支撑解决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难题,创造性的采用滑动支座解决410m长混凝土支撑的变形问题,形成相关可推广技术,经济安全的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为企业深基坑领域的深入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相关成果荣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天津软土地区还实施了深31.5m逆作基坑、32.5m深的明挖基坑,实施了先地上后地下的上顺下逆的建筑工程,软土地区深基坑的设计施工经验丰富,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超高层领域,针对天津530m高的周大福金融中心项目带领课题组研发出多维可调、安全可靠、智能高效的高适应性整体顶升平台及模架体系,有效解决了超高层核心筒施工难题,创造了2/层的超高层结构施工速度;建立了超高层混凝土泵送压力控制模型,修正了立管与水平管、弯管与水平管的换算系数,避免了超高泵送易堵管风险;研发出超高泵送系统特殊辅料置换水洗及余料分离技术,实现混凝土泵送绿色施工,相关成果获得了华夏建设科技奖二等奖。


工程业绩

主持的主要工程建设项目:

渤海银行业务综合楼工程位于天津市河东区海河东路218号,工程类别为公用建筑,项目建筑总面积18.7万㎡,总高度270.0m。亓立刚时任项目经理,负责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全面工作,并最终获评鲁班奖。该项目为渤海银行全国总部,影响力较大,将在未来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诸多技术难题进行了公关,运用了较多新技术、新工艺,包括建筑业10项新技术相关技术中的10大项,26子项新技术,以及自主创新技术9项,取得科技进步效益2249.94万元。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T2航站楼,位于天津市东丽区,占地8.25

,呈工字型,建筑总长度652m,宽度395m,总建筑面积24.7

。亓立刚时任项目经理,负责项目全过程管控,项目先后获得鲁班奖、钢结构金奖、天津市文明示范工地、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等奖项。工程全面推广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中的10大项30子项,取得科技进步效益5187.26万元。

天津西站交通枢纽配套市政公用工程位于天津红桥区大丰路与西青道交口,西站前街以西地段。建筑面积8.9万㎡,工程主要分为三部分,其中开挖最深处达28.55米。亓立刚时任项目总工程师,面对项目平面相互交叉,竖向错落叠加,施工条件复杂等难题,带领项目研发应用地铁深基坑盖挖法土方施工技术、超挖正作盖挖板结构施工技术、地铁超深基坑明挖正作方法施工技术等11项创新技术,为项目取得科技进步效益453.2万元,并最终获评国家优质工程奖。

天津滨海文化中心工程,总建筑面积31.6万㎡,工程由美术馆、探索馆、图书馆、演艺中心、市民活动中心及文化长廊“五馆一廊”组成。亓立刚时任项目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项目技术质量管理,工程先后荣获鲁班奖、全国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等,创新研发伞柱结构自平衡施工技术、巨型组合桁架整体提升施工技术、倾斜锥桶结构综合施工技术,自主研发远程能耗管理平台,形成省部级工法2项、发明专利4项,整体技术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工程开馆至今客流量突破800万人次,多次受到央视媒体报道,塑造出全球最美图书馆、滨海大铜锅等多项打卡圣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