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走过的那些年
今年的我二十四五岁,静下心来想想自己走过的那些年。
我出生于山西大同的一个小农村,家里有四个兄弟姐妹,父母都是农民。记忆中的童年,有傍晚玩耍的小伙伴们,也有贴满了墙的奖状。
上初中后遇见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位恩师——贾老师,他教会了我正直,激发了我对知识的渴望,为我的人生留下一段美好的、无可替代的回忆。那时候的我对知识充满了渴望,没有课外阅读的书,我就把我哥高中的语文课本都翻了个遍。也曾写过一首诗,自己悄悄地写信寄到了一本杂志舍社,后来收到了录用的回信,但需要交六十块钱的版面费,六十块钱相当于我哥在县城里读高中半个月的生活费,所以就没有下文了。那时候没有电话,没有网络,对外面的世界的渴望只能在自己脑子里幻想幻想。还记得初二过年的时候,我攒了六十块钱的压岁钱,自己一个人到县城的书店里买了几本书。马路旁边有个乞讨的人,周围的人都说那是骗子,我依然给了他两块钱,转身后湿润了眼眶。一路上没有吃饭,没有买糖葫芦,甚至都不认识回去的路该怎么走。我读初中的时候,哥哥在县城里读高中,每半个月回家拿一次生活费,父亲会在哥哥回家前一天,到亲戚家借一百块,甚至几十块钱。那时的我尽管担心晚上看书会多花电费,也担心灯光会影响到劳累一天的父母休息,但我是过着那么的充实,目标是那样的明确!因而快乐依然是当时的主旋律。不出所料,后来我考上了县里最好的中学——浑源中学,依然记得查到分数后激动地跳起来的场景。
到了高中后,有些不适应城市里的环境,高一的成绩忽高忽低。升高二后成绩就更不好了,那一年主要是心态不好,但身在其中的我就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到了高三后,和我现在的男友成了同桌,后来早恋了。当时他的成绩好,跟他在一起后,我格外的认真,字都写的整齐了很多,成绩也是一个劲地往前赶,但还是没有赶过时间的速度,最后他考上了扬州大学,我却连二本的分数线都不够。不过,这个结果也是预料之中的,于是我复读了一年。这一年也是刻骨铭心的一年,刻骨铭心的思念,刻骨铭心的努力。最后我成绩超出一本线23分,我一心想去扬州大学,填报志愿的时候,一本A类的学校都没有填报,因为这个事情还和家人发生了写争执。后来我如愿被扬州大学建工学院录取,和他学了一样的专业。在那复读的一年,往返的书信见证了我们的成长。
扬州是座风景宜人的城市,扬州大学也有着美丽的校园。在扬州我度过了目前为止最舒服的四年,学习生活都可以自己安排,没有太多的压力,正常看看书就好了。在扬州我收获了友情,收获了爱情,收获了学习带给我的荣誉,也收获了国家对我的帮助。
现在我在东南大学,这是一所人才济济的学府。由于一些错误的认识,研一的时候没有全力以赴的去学习,最后成绩只是中等水平,不曾获得任何的奖项,仿佛感觉自己没有在东南大学存在过一样。现在正值找工作的时候,班里已经有部分同学定了很好的工作,而我却几乎没有面试过,安慰自己近期会找到合适的工作的。虽然扬州大学不是211,找工作的时候也受些限制,但我依然深爱我的母校,那里有可以促膝而谈的院长,有无论何时都帮你解决问题的老师,还有团结向上的同学。虽然在东大,我没有收获任何的荣誉,但却收获了一个深刻的教训——那就是不论何时何地都要不断的努力向上,否则是不可能有丰硕的收获的!
走过那些年,偶然的一天,发现父母以前很多力所能及的事,现在却做的很困难;
走过那些年,终于有一天,我似乎读懂了社会,理解了自己的无足轻重和不可或缺;
现在心情很低落,鼓励下自己,以后看见这样难得的软弱,算是激励,当是自勉。天气有冷暖,生活有进退,不能输给了心情。期待而用心,天道酬勤!
致,我走过的那些年!
张建峰
2013/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