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振胜:于练习中悟真谛

发布者:陈锦祥发布时间:2016-04-18浏览次数:1216

 

今年我们春博的入学时间是310日,而我得到陈锦祥老师的系统指导却是始于去年的12月中旬,这主要得益于陈老师在指导学生方面的积极主动和不辞辛劳,想让学生更早地了解和熟悉本专业的研究内容。回顾这4个多月来的点点滴滴,时间虽短,但感触颇深。

我是工作7年后才读的博士,因工作中所涉高水平的学术研究较少,加之原来研究生所学专业与现在的专业不完全相同,对读博还是有很大的畏难情绪。陈锦祥老师在得知我有畏难情绪后,马上给予我鼓励和指导。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你只管写,只要思路新颖,通过可靠的试验或模拟计算,由我来给你深化提高,写出高水平的科研论文应该没问题。这种托底式的指导,除了有老师对“新手上路”的包容与不弃,更有老师在指导学生方面的学术自信,及不厌其烦和身先力行的工作热情。

陈老师对学术前沿具有精准的把握和理论前瞻性。在今年的国家课题申报中,陈老师大胆地提出要写关于甲虫仿生功能复合材料应用研究的想法,而具体内容由我来写,以锻炼我写作国家课题申报书的能力。说实话,我当时对此缺乏信心,首先,觉得自己连一篇国内核心都没有发表过,而申报国家课题的基本前提,要有数篇的SCI前期研究成果,这简直是好几个层次的跨越;其次,在简单的翻阅几篇论文的基础上,加上自己浅薄的专业知识,就武断地认为这个方向不具可行性。因此,在写作刚开始,就反复地向老师阐述这个方向的不可行性,老师虽然明知道我的想法不成熟甚至错误,还是不厌其烦地答疑解惑,指导我先耐心做下去、并给我限定了交稿的时间。在老师的“软硬兼施”下,我不得已硬着头皮做了下去。结论对我来说是颠覆性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老师的思路不但可行,而且是个很好的创新。在为自己创新精神不够,掌握粗浅资料就妄下结论感到羞愧的同时,深深地被老师的高水平学术造诣和指导所折服。最后,虽然完成的申报书初稿没有被老师在这次申报中采用,但在书写过程中获得的除了申报写作水平的拔高式提升,更有对该方向研究成果的初步掌握。也许这些“意外收获”才是老师的真正用意和良苦用心。

另外,事后得知,这也是陈老师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本研究团队各成员最大作用的安排:因为我当时还未入学,时间上较为充裕,就提前对我进行了特训;而13级春博拓师兄因家庭负担较重,为了让他集中精力从事研究工作,确保尽早完成学业,就把申请基金的撰写练习放到他博士论文完成以后。正如陈老师所说,师生也是一种缘分,如同“一日夫妻百日恩”,“一朝师生一家人”——从小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是你的一家人,求学时同在一位导师指导下的就是你学术上的“一家人”。尽管毕业后往往各奔东西,但我们还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如果有需求,尽可来找他。

陈老师不但在研究方向上有精准把握,科研方法上也会给予具体而详尽的指导。按照老师的要求,我们每周至少要汇报一次研究进展,我每次单独汇报的时候,一般都是我简短的汇报一下自己的进展,然后就是老师针对性的详细指导,从如何系统的掌握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到论文写作的小诀窍,再到他自己是如何做科研的言传身教。每次的学术交流时间基本都在1个小时以上,由此可见老师倾囊相赠式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敬业精神。

陈老师孜孜以求的学术追求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更为我们树立了人生标杆。老师已进知天命之年,但仍保持着旺盛的创新精神和学术追求,时刻关注着该学科的研究新动向,并经常通过QQ科研讨论群与大家分享。老师的严谨也非常值得称道,每次将写好的材料发给老师审阅时,从核心思想是否有偏差到语言表述是否达意,再到一个标点符号是否准确,老师都会认真的查改,这无形中提醒我们做科研时严谨,严谨,再严谨。

放弃相对安逸的高校工作而选择全日制读博,当时还是有点冒险的,但通过在东大的这一段时间的学习,特别是受教于陈老师的指导后,觉得这样做还是非常值得的。因为在这里,我逐渐懂得了如何更好的去做人做事,如何保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匠心独运的创新精神,以及如何使学识水平有质的提升。然而,这些对以后学术研究的影响也是深远和受益终生的。

2016级春博郭振胜

写于2016.4.17